工作3年,全程參與并且建成兩個項目,繪制過3套以上完整的施工圖,因為是從方案一直跟到施工圖,而且工作室領導對于作品把關比較嚴,又注重細節(jié),所以在節(jié)點和大樣的繪制上還是多少有了一些經驗。下面簡單說一下個人的觀點。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建筑施工圖是用來指導施工的設計圖紙,所以所有圖紙的繪制必須以施工人員能夠按照你的圖紙建造出符合設計意圖的建筑為根本目的,所以繪圖的原則要以表達清楚為準。
通常情況下我們國內的施工圖包含了設計說明、工程做法表、總平面、平面、立面、剖面、衛(wèi)生間大樣、樓梯大樣、墻身大樣以及門窗大樣門窗表等。
為什么需要這些圖紙?理論上如果能夠有足夠大的圖紙能夠把所有信息都反映在平立剖上,那么我們只需要畫平立剖就夠了。但現實是一張圖紙不可能涵蓋所有信息,太大的圖紙施工人員看起來也不方便。所以繪制施工圖實際上是一個比例不斷放大,設計逐漸深入的過程。
我們一般把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比例定在1:100,在這個比例下我們能表達清楚的主要是建筑的軸網,墻體的定位,門窗、洞口、坡道、臺階雨蓬的定位,建筑層高、門窗高度、建筑各個構造部件的標高位置等等,由于樓梯相對比較復雜,需要表達清楚每個踏步的尺寸,就需要單獨引出來放大到1:50的比例下來表達平面和剖面的內容,而衛(wèi)生間內有各種衛(wèi)生器具和需要組織排水,也需要單獨把平面放大到1:50來繪制。同理根據工程性質和復雜程度,必要時都可以局部引出來單獨放大繪制。
通常情況下工程做法表中描述的是屋面、樓地面、頂棚、地下室等的標準做法,而墻身大樣和節(jié)點詳圖需要表達的則是建筑各個特殊部位的具體做法和局部尺寸,所以理論上建筑的每個材料交接、轉折、收口的位置,與不同構造部位的關系都需要畫詳圖大樣(比如檐口檐溝、出屋面的井道、墻身、幕墻、散水、排水溝、集水井、臺階踏步、坡道、欄桿扶手、雨蓬、地下室防水、變形縫等等),繪制出不同構造層次,并且標注清楚尺寸、材料及不同的技術和做法要求,有必要時還需要平立剖及軸測多種方式表達,節(jié)點大樣的多少取決于你設計的有多深入,舉個極端的例子,大眾特設計的apple store的施工圖細致到了吊頂上的攝像頭。
當然國家出了很多標準圖集,許多節(jié)點是可以直接引用的,但是個人并不贊成這種做法,因為標準圖集中的做法很難完全滿足你的需要,理解之后吸收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而且即便是完全照圖集繪制一遍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一般情況下,我在畫施工圖的過程中標準圖集只是作為參考,畫詳圖也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依靠自己收集和學習大量優(yōu)秀的細部設計,反復的思考推敲和不斷的經驗積累,當然對于新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看多問。這里可以貼幾張我們工作室一位日本爺爺的手繪節(jié)點大樣圖,幾十年的經驗以及一絲不茍的精神,僅靠一張紙、一支筆和一把比例尺,就能畫出任極其精細漂亮的細部節(jié)點。很遺憾的是他今年3月已經退休,臨走前我們還為他舉辦了他的手繪個展。
關于標高:理論上來說建筑專業(yè)的施工圖中的標高標注都標的建筑標高,只有一些用建筑標高無法表示清楚的地方(如屋面標高)或者需要控制結構標高的位置才標結構標高,但是標結構標高時需要明確說明。
以上都是個人經驗的泛泛之談,如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優(yōu)秀的細部設計決定了建筑的最終品質,最后貼幾張我們的建成作品照片